领航人微信二维码.jpg

TOP.png

logo.png

 

新高考方案!河北考生、家长和老师一定要了解这些细节……

昨天下午(4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河北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称《实施方案》)。


高考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与之关系最密切的学校和广大考生而言,最关心的就是新高考实施之后怎么教、如何学了。在如何保障高考综合改革顺利进行方面,河北做了哪些安排?快来一起看看吧。


新高考怎么考?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考生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3+1+2”模式


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即通常所说的“3+1+2”模式。


“3”


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


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物理历史以原始分呈现


选择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以原始分呈现,并计入考生总成绩。


其余4科按等级赋分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等其余4科成绩按照等级赋分办法以转换分的形式呈现,并计入考生总成绩。


等级赋分的规则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不含缺考及因违纪作弊已被取消该科成绩的人数)。


等级转换的具体公式:



其中:

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T1、T2分别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Y表示原始分;

T表示转换分。

考虑到高考分数都以整数呈现,故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需要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举例说明,假设某同学思想政治学科原始分为75分,该学科B等级的原始分分布区间为82~61,则该同学思想政治学科的原始成绩属B等级。而B等级的转换分区间为85~71,那么该同学思想政治学科的转换分为:



解得, T≈80.33;

四舍五入后该同学思想政治学科赋分成绩为80(图2)。


转换示意图




新高考实施,学校要这样做


1支持各地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同时向媒体公布了一份《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普通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保障工作的通知》,这份通知从多个方面对做好高考改革进行了部署。


通知要求,各市、县(市、区)政府要按照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结合我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计划(2017—2020年)实施方案,提出本地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学校规划和具体落实措施,努力增加校舍使用面积和生均教学资源,确保到2020年底各县(市、区)全面消除普通高中学校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


通知要求,统筹省级补助资金,支持各地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对学生选课走班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2明年秋季入学高一新生执行新课改方案


通知对推进普通中学教学和课程改革作出了部署,明确按照国家总体部署,我省2018年、2019年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仍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各学科课程标准。自2020年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开始,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并使用与之配套的教材组织教学。


3探索开展分层教学、走班教学方式


通知要求努力改革普通高中教学管理方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高中学校要按照高考综合改革的要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革教学组织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开展分层教学、走班教学方式,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选课需求,努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得到较好发展。


4调动社会资源做好学生发展指导


新高考形势下,需要学生及早对自己的人生未来做好规划,具体而言,在选择考试科目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


对此,通知要求各市(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调动社会教育资源,协助做好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帮助普通高中学校全面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指导教师培训。各普通高中学校要按照教育厅《关于在普通高中学校实施学生发展指导的意见》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发展指导,使学生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和指导下,科学规划人生未来,合理确定选考科目,正确选择修习内容。


新高考实施,考生要注意这些


01

合格考试每年2次,首次考试最早高一期末


合格考中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科目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公布成绩。信息技术采用全省统一组织网络考试方式,其他科目考试采取省定标准、各市统一组织实施的方式。


全省统一组织的合格考每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5月和12月。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首次参加考试不得早于高一下学期末,高一年级考试科目原则上不多于4门,高三上学期结束前需完成全部合格考。社会人员可自主安排合格考科目。


02

选考科目要综合自身兴趣和特长来定


科学合理确定选考科目主要是要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优势、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行选择。


第一,考生可根据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等因素,按照对各科的喜好程度进行选择。

第二,考生要结合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进行选择。

第三,考生可根据所在高中的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进行选择。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认为,在新高考模式下,将倒逼学校中学阶段开始,就必须着手于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职业生涯引导的工作,将高考改革与初高中课程教学改革同步推进,让学生将生涯规划、专业选择和学习动力统一起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业与将来进入高校选择的专业贯通起来,把未来的专业同以后安身立命的职业联系起来,把安身立命的职业同一生建功立业的事业联系起来,最终引导学生把事业同最后能够襟怀天下、造福人类、安顿灵魂的志业联系起来,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真正的栋梁之才。


03

选考科目高考报名前都可更换,应慎重考虑


选择考科目由学生在合格考结束后选择,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择的科目,但在实际操作时,建议慎重考虑。


一是无论哪一学科的学习,随着内容难度的增加,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有时成绩还会暂时下滑,这属于正常现象;

二是选科后,各学科就开始学习所选科目的部分选修内容,如果一段时间后再更换学科,已经进行的课程很难补课。

因此,建议学生选科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征求家长、老师的意见,科学选择,尽量避免更换学科。


04

每名学生一份个人成长电子档案

新高考后,高校录取采取“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模式,其中的“一参考”就是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于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从过于关注学生成绩向更加关注学生发展过程转变,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含劳动实践)五个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


综合素质评价采用真实记录方式,客观记录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各方面情况。高中学校通过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人成长电子档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记录个人主要成长经历及突出表现;按照省教育厅统一要求,学生在每学期末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记录材料形成评价记录表;高中毕业时,根据评价系统原始记录中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生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其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分和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等,由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单位统一导入。


05

综合素质档案材料要进行公示


按照要求,学校和有关方面要建立健全材料公示制度、抽查制度、申诉与复议制度、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者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确保综合素质材料真实可靠。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典型事实的真实记录,以事实材料为佐证,有据可查。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学生本人和学校相关负责人在网络管理平台上确认,学校最终审核把关。


名校长这样说


01

从“二选一”变为“十二选一”,新规则将倒逼教学迈向个性化


“这一高考改革方案较好地处理了强化基础与突出个性的关系。”河北正定中学校长周庆说,4科合格考是标准参照考试,目的是检查全体高中学生是否达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在此基础上的选择考则能凸显不同高中生在学业修习上的学科特长,有利于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个性成长,并减轻负担和压力。

“不仅如此,‘3+1+2’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又增大了学生的选择面,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心仪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校长裴红霞表示。


02

越早进行职业规划,越好运用选择权


“根据外省市经验,越是学科倾向明显或越早进行职业规划的学生,就能越好地运用选择权。反之,如果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在选择考试科目时则会有困扰。”周庆从教28年,他发现有的学生掌握知识能力优秀,但对未来职业、人生却没有起码的思考和规划。“新的考试模式,将倒逼中学、学生和家长关注生涯规划教育。”


“要真正实现学生的选择权,还需要在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师资配置到育人目标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改革。”裴红霞说:“教育工作者需要彻底转变教育理念,实现从育分到育人转变,突出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使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而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合其个性化发展的多样化课程体系,这势必会打破现有的课程安排,也必然影响到师资结构的调整。


03

“软参考”将为素质教育改革提供“硬支撑”


在周庆看来,高考改革方案的一大亮点是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虽然相比于高考分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还是一个“软参考”,但依然释放出加强素质教育的强烈信号。


记者采访时发现,在一些家长心目中,综合素质评价因为没有明确的“算分机制”,被认为“可有可无”。部分家长依然秉持着只要成绩好,综合素质评价“无所谓”的态度来看待这一重要“参考”。


对此,河北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王晓凤提醒:不要忽视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综合改革“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校将参考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尤其重要的事,对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言,除了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外,志向、抱负、兴趣、素养等个性化因素可能更为重要。”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负责我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建设工作的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陈洪震,“综合素质评价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他表示,开展综合素质评价,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积极主动地发展,还有利于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从过于关注学生成绩向更加关注学生发展过程转变,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一目了然,势必弱化“唯分数论”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04

志愿填报专业优先,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减少“入错行”几率


“在志愿填报方面,把原来的‘学校+专业’方式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这个前后顺序上的调整,传达的是‘专业优先’的理念。”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在高招录取中采用的“学校+专业”的方式,学生首先投档到学校,学校再进行分专业录取,最终可能进入的不是自己选中的专业,甚至被院校退档。


采用“专业+学校”的方式后,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了专业或专业类,不再设置专业调剂志愿,考生的专业选择权得到更充分尊重,考生既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也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其满意度相比传统模式会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录取的考生因其专业意愿表达明确、充分,选拔满意度和培养契合度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省艺术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张安分析,这一方式的出现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使得学生更加平等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专业选择。这也要求高中生改变“为考大学而考大学”的倾向,同时也能改善目前高校千校一面的教学风格。


“中学遇到的困难,可能是现有师资无法对高等教育涉及的专业进行系统、科学的介绍。”王晓凤期待,高中教育能与高等教育有效贯通,高校应该为高考改革发挥更大的作用,为高中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走进大学校园、实验室、课堂,组织大学教授给高中学生开设选修、先修课程,清晰他们对专业的认识。


站在高校的角度,王晓凤更愿意将高考改革看成是一场双赢:考生满意度和高校满意度都会提高。“高校可以针对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合理设置招生录取科目要求,提高选拔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